行业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>>新闻中心>>行业新闻

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

一、工作基础 (一)实施主体概况。简述试点城市区位交通、自然条件、经 济发展状况、产业结构和布局等;试点园区区位条件、占地面积、 园区发展建设情况、经济产业发展水平、园区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 发展状况等。 (二)能耗和碳排放情况。简述城市或园区近年能源结构、能 源供需关系、能源生产、能源消费、主要资源消耗等情况。分析试 点城市或园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变化情况、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变 化情况、各重点领域碳排放增长情况等。 (三)绿色低碳发展基础。总结城市和园区近年来产业结构调 整、重点领域能效提升、绿色低碳管理等方面情况。梳理碳达峰碳 中和相关工作基础和进展,包括体制机制建设情况、已实施的具体 政策措施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研究与推广情况等。 (四)碳减排难点分析。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资源 环境禀赋,分析绿色低碳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 和短板弱项,有针对性提出改进相关领域工作的政策措施。 二、建设目标 提出碳达峰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路径,明确推进碳达峰 — 8 —— 9 — 行动的路线图、施工图,以及重点任务举措等。视情提出重点领域、 重点行业碳达峰试点目标。可参考表 1 和表 2 列出的指标,并根据 实际情况补充或删减.

三、主要任务 综合考虑功能定位、区位特点、经济发展水平、资源禀赋等, 合理部署碳达峰试点建设任务,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。 (一)试点城市主要建设任务 1.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。结合本地能源禀赋,在保障能源安 全供应的基础上,合理确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路径。可再生能源资 源丰富的地区,要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力度,提升可再生能 源生产和消费占比。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一般的地区,要进一步扩 大绿电和绿证交易规模,同时充分挖掘本地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 发潜力,为本地能源供给提供有效补充。2.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。把节约能源资源摆在突出位置,在 能源开发、储存、加工转换、输送分配、终端使用等环节全面提升 能源利用效率,优化和改造区域能源系统,实现能源梯级高效利用。 加强工业、建筑、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管理,对区域重点用能单位 开展节能诊断,挖掘节能潜力。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,充分发 挥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作用。 3.推动重点行业碳达峰。产业结构偏重的城市和资源型城市, 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,着力提高重点行业能效水平,推动企业开展 清洁能源替代、电气化改造、工业流程再造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 节能降碳改造。产业结构较优的城市,要推动优势产业加速向高端 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,在完成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。推动重点行业企业 建立绿色用能监测与评价体系,引导企业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。 4.加快城乡建设低碳转型。推行绿色低碳城乡规划设计理念, 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,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,推广绿色低碳建 材和绿色建造方式。因地制宜推进清洁供暖。严寒、寒冷地区城市 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工业余热供暖,逐步降低化石能源供暖比 例;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要推广各类高效热泵产品,扩大地热能、空 气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。 5.促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。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工具装备低 碳转型,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,推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气化替代, 淘汰老旧交通工具。优化大宗货物运输结构,加强铁路专用线建设 — 11 —和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,因地制宜推进铁水联运、公铁联运、海铁 联运。加强交通绿色基础设施建设,完善充电桩、换电站等配套设 施,推进交通枢纽场站绿色升级。发展智能交通,推动各类运输方 式系统对接、数据共享,提升运输效率。 (二)试点园区主要建设任务 1.加快提升能源清洁化利用效率。开展园区节能诊断,系统分 析园区能源利用状况,充分挖掘园区能源节约潜力,推进节能降碳 改造,推广高效节能设备。推动园区用能系统再造,开展一体化供 用能方案设计,加快园区用能电气化改造,推广综合能源站、源网 荷储一体化、新能源微网等绿色高效供用能模式,推动能源梯级高 效利用。积极推广应用各类清洁能源替代技术产品,提升园区清洁 能源利用水平。 2.推动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。聚焦园区主导产业,加快产业链 延链补链强链,形成产业协同效应。以节能降碳为导向,推进园区 存量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,推动重点企业实施工艺流程绿色低碳 再造。提升园区绿色制造水平,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 融合,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。 3.提升基础设施绿色低碳水平。提升园区建筑、交通、照明、 供热等基础设施节能低碳水平,新建基础设施优先采用绿色设计、 绿色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。完善园区污水处理设施、垃圾焚烧设施、 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等环境基础设施。加强园区能源、碳排放智慧监 测管理设施建设,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绿色低碳管理水平。 — 12 —4.大力推动资源循环利用。开展园区物质流分析,加快提升资 源产出率和循环利用率。优化园区空间布局,深挖产业关联性,深 入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,促进物料循环利用、废物综合利用、能量 梯级利用、水资源再生利用,推进工业余压余热、废气废液废渣资 源化利用。 5.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。深入分析园区污染物排放类型,探 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协同控制和改造提升。支持污染 治理技术和节能降碳技术在园区开展综合性示范应用,大力推动园 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。综合运用清洁生产审核、环境污染第三方治 理等方式,协同提高节能降碳减污水平。 四、科技创新 聚焦区域绿色低碳科技需求,加强重点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 用。对于科教基础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,要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创 新研发力度,积极参与前沿技术标准研究制定,探索绿色低碳技术 研发应用推广新机制,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。对于科技创新基 础相对薄弱的城市,要鼓励引导企业应用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, 开展绿色低碳先进技术产业化示范。具备条件的试点城市,要积极 支持属地高校建设“双碳”相关学科专业,加强专业人才培养。园 区要根据自身产业特色和发展需求,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,开展 与高校、科研院所的联合创新,支持企业开展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工 程示范和产业应用。 五、重点工程 — 13 —结合试点主要任务,提出能源基础设施、节能降碳改造、绿色 低碳先进技术示范、环境基础设施、循环经济发展、生态保护修复 等领域拟开展的重点工程项目,包括项目内容、建设期限、预期效 果等,并说明拟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对试点建设的支撑作用。 六、政策创新 围绕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政、金融、投资、价格等重要政策 创新,以及碳排放统计核算、项目碳排放评价、产品碳足迹管理等 配套制度开展先行探索,根据试点主要任务安排,紧密联系本地区 工作实际,在重点领域开展先行先试,重点阐述政策机制创新的任 务目标、内容、创新点及实施路径。 七、全民行动 在政府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群团组织、社会组织中开展生态文 明科普教育,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能力。推动吃、穿、住、 行、用、游等领域消费绿色转型,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,推 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。指导区域内重点用能单位深入研 究碳减排路径,“一企一策”制定节能降碳专项工作方案。强化干 部教育培训,切实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。 八、保障措施 提出组织领导、政策支持、资金保障、监督考评、宣传推广等 方面的务实举措,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。 — 14